
戴勝群,男,1963年8月生,博士,副教授,碩士生導師,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碩導。
研究方向:構造精細解釋、沉積相及砂體展布、儲層特征、剩余油分布規律、開發技術政策、方案編制。
曾講授過課程:《油層物理》、《油藏工程》、《測井地質學》。
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17篇,其中,一篇被EI收錄,一篇發表在加拿大的《Energy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》上。
軟件研究成果:獨立編制兩套軟件,軟件成果屬國內首創,國內外未見報道。第一套軟件為《沉積相與砂體自動識別、儲層物性和含油性測井二次自動解釋》軟件,應用該軟件可解釋出厚度0.125m夾層,能定量描述儲層中高滲條帶的厚度和平面展布形態,促進儲層研究由定性向定量方面轉變。第二套軟件為《油藏工程》軟件,應用該軟件可實現油水井產量自動劈分,提高功效上千倍;實現剩余油動態分析過程自動化,可借助軟件平臺定性劃分出強水淹區、弱水淹區和未水淹區,能定量計算出各井點含水飽和度,自動提供補孔、堵水等措施報表。軟件應用后可減少80%左右的繁瑣工作量,為集中精力進行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科研成果:1987年7月至2005年9月,在中原油田研究院從事地質與開發工作,完成三維構造解釋、沉積相、方案編制等研究項目38項,其中,獲中石化集團公司三等獎一項,中原石油勘探局一等獎8項,二、三等獎多項,1998年被憑為高級工程師,任室主任。
2005年10月至今在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,先后獨立承擔了《下寺灣油田沉積相及砂體分布規律研究》、《南八仙油氣藏開發方案研究》、《東莊油田構造精細解釋及儲層研究》、《楊樓油田構造及沉積微相研究》等研究項目,參與完成了《柴達木盆地躍進油區三維地質建模及剩余油數模方案研究》,負責其中的子課題《油砂山油田開發調整方案研究》,并作為油藏工程負責和顧問,指導其它油藏方案編制工作,是項目總結匯報的主要參與者。
現承擔科研項目:2012年承擔了《梨樹凹油田構造與沉積相研究》、《泌125區精細注水與提高采收率對策研究》、《彰武斷陷構造精細解釋與沉積體系及10萬噸產能建設方案研究》、《大安油田開發調整方案研究》、《廟3油田注采調整與方案編制研究》、《莫里青油田注水開發效果與提高采收率研究》等項目。